2024-03-22 07:42:32 | 35教育网
新高考化学五本不是都要学。
高中化学教材共分为5本,分别为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一、选修二和选修三,其中必修一和必修二不管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都要学习,因为这两本是高中合格考考察的内容,只有合格考通过了,才能报名参加高考。
拓展知识
高中合格考化学考察的内容相对简单,只需要记住36号元素、会一些基本的计算即可,一般来说,除非连元素符号都不会写,否则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考核,淘汰率大约只有4%。高中化学必修一一般在高一上学期学完,必修二在高一下学期学完。
选修一学习的时间处于高一下学期后半段和高二上学期前半段,截止高二开学第一个月最好把选修一学完,选修二要在高二下学期开学之前学完,因为高二下学期要学习选修三也就是有机化学的内容,而有机化学的内容比较多,需要的时间也就更长一些。
必修二和选修一是紧密相连的,它们有个外号叫“物理化学”,顾名思义,就是站在物理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反应。在学科金字塔里面,数学其实是一个思维工具,不属于自然学科的范畴,处于金字塔的底层;而物理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物理物理,万物之理,是自然学科之父,处于金字塔中间。
化学是在物理的基础上衍生的新的物质,主要特点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即“变”,也就是变化,因此得名“化学”,即一门变化的学科,内容比较杂,处于金字塔的上方(再往上走的话是生物)。
理科成绩非常好或者想要考高分的学生最好要选择化学,因为之前湖北省对选科没有做明确的要求,只是通俗的来讲3+1+2,但是现在好一点的大学基本上都要求选了物理就必须要选化学,大部分理工科专业也直接强制规定了这么选,所以化学是理科生避不开的坎,要做好准备不要畏难。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3高考化学新教材有什么新变化 如何应对的相关内容。
2023年化学新版教材分为化学第一册、第二册,和选择性必修三册。实行新高考后,学生只要选考化学,有机化学和物质结构都要学,由于考试范围增加,这部分内容也会有所删减和调整,整体难度也会下调。此外,新教材优化了编排的顺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化学新教材有哪些新变化一、内容变化
人教版化学新教材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降低了部分内容的难度,增加部分新知识,并且优化了编排顺序,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化学。
新版教材分为化学第一册、第二册,和选择性必修三册。实行新高考后,学生只要选考化学,有机化学和物质结构都要学,由于考试范围增加,这部分内容也会有所删减和调整,整体难度也会下调。此外,新教材优化了编排的顺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例:
1.新旧教材必修一对比:
(1)旧版教材第一章直接学习化学计量等纯理论知识,逻辑思维强度大,理解难度较高,刚上高一的学生适应起来难度大,改版后,穿插进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位于钠和铝的学习之后,更加实用,有了元素化合物的铺垫及应用,更好理解。
(2)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位置提前,引导学生从结构的视角审视物质性质,更容易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和转化。
(3)实验安全等常识从第一章第一节转入附录,但是内容更有实用价值,纯理论的知识有所删减,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有所增加。
2.新旧教材必修二变化:
元素化合物章节增多,增加了大量与化学历史或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实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有利于通过实验记忆相应的现象,也让化学的学习更富有趣味性和应用价值。
二、实验教学内容增加
新课程标准每个主题都明确了“学生必做实验”和“教学提示”,特别规定了学生必做的实验,包括物质量浓度的配置,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等实验。这些实验,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打基础,建立体系化的高中化学知识、发展素养都大有好处,因此新教材加强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
如何应对化学新教材的变化(一)明确高考评分原则
1.化学用语的“规范化”给分原则
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甚至白字)都要参照标准扣分。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条件错误或不全等都不给分(包括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系数非最小公倍数或分数等均视为不规范而不给分)。“△”“↑”“↓”“”“===”、反应条件等均应正确使用。
2.“易于辨识,修正清楚”原则
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0”分。答题时,字不一定要很漂亮,但须十分清晰。不能过分潦草,难以辨认。有两种情况存在,其一是学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坚决和清楚,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间修改不清楚,难以辨认;其二是不排除考生有投机心理,让评卷老师去猜。另外有些学生开始答卷(题)时,没有把握,用铅笔答题,最后未用0.5 mm黑色签字笔圈定,扫描时图像不够清晰,造成失分。
3.“不许越线”原则
答错位置或答题超出答题卡标出的界限时,由于测试内容过多,而评卷时又需切割扫描,从而造成答题内容缺失,造成失分。答题卡上多处有明显的提示,不许越线。
4.“白纸黑字”原则
即凡是答题卡上写了的就有,没有写的就没有。只有认定答题卡上的白纸黑字所表达的内容信息,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评分。
5.“见空给分”原则
在连续多个答案中,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独立操作,互不牵连”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答案正确与否,不影响后面答案的给分;同理,如前者正确,而后面错误,也按步骤照样给分。
6.“严格按要求给分”原则
填空要求什么就写什么,答非所问的按“0”分处理。
(二)规范答题
1.不按题目要求答题,虽然会做,但一分不得,所以在答题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规范答题,落笔之前,应看清要求,如:
(1)要求填“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
(2)要求填“元素名称”“符号”,还是“代号”“序号”等。
(3)要求填“大于”还是“>”“增大”还是“变大”等。
(4)要求填“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还是“电子式”。
(5)要求画“离子结构示意图”还是“原子结构示意图”。
(6)要求填写“a”“b”“c”“d”还是“A”“B”“C”“D”。
2.考生乱写、错写化学符号、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
(1)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
如:“催化剂”写成“摧化剂”、“容量瓶”写成“溶量瓶”、“酯化反应”写成“脂化反应”、“坩埚”写成“钳锅”、“饱和”写成“饱合”等。
(2)元素符号、化学式、电子式、物理量符号书写不规范如:“KMnO4”写成“KmnO4”、硫化氢电子式写成、氨分子电子式写成、次氯酸电子式写成、速率单位写成mol/L·s等。
(3)方程式的书写一定要符合要求,不能“答非所问”,如:“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解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
①不配平不给分。
②非最小公倍数不给分(电极反应式、热化学方程式除外)。
③“△”“↑”“↓”“―→”“”“电解”“催化剂”“高温”“高压”等均应正确使用,否则扣分。
(4)有机化学问题的答题规范
①结构式:苯环、双键、羧基、醛基等均应按教材要求规范写出。注意官能团原子间的连接方式。
②有机物中文名称与化学式不能混淆,有机物命名要规范。
③化学式、键线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等不能混淆,勿多氢少氢。
④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时,有机物一般要写成结构简式或结构式,不用等号而要用“―→”。有机反应条件要记清。
⑤聚合物的结构简式一定要按照教材要求规范书写。
3.计算题的答题规范
(1)用字母表示,若有分式,不管是分子还是分母,只要有字母相加,如(a+b)/c,则“a+b”一定要用括号写成(a+b),否则会引起歧义。
(2)单位:有些考生在最后结果中没有写单位一定要扣分,单位不规范的也会扣分。
(3)计算式。现在考试已较少有复杂的计算,近几年来基本没有。但有一点须注意,如果题目不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则在答题时,则一定要求有相应的计算式,若仅有答案,而没有计算式的,则以0分计。而且计算式不能仅写一般的公式,要求与试题的具体条件相联系。若仅有一般的公式而与试题的具体条件缺乏联系的,则不给分。
(4)以数字表示的计算结果。
按正常的步骤计算,所得结果应四舍五入,只要是合理的则给满分,不合理的,则为0分。
4.实验题的答案规范
实验题语言表达较多,需要规范的地方难以用简单的语言一一说清,总的原则是要求使用教材规范的专业用语表达。
(1)专业术语
如止水夹、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导管、加热、煮沸等常用仪器及操作,有不少学生胡乱编写,还出现专业语言生活化、口语化的现象。
(2)准确性 35教育网
如制备Fe(OH)2考题的答案中,为了防止Fe(OH)2被溶于溶液中的O2氧化,须事先加热煮沸,以除去溶解在其中的O2,但有些学生写出“蒸馏”“蒸发”“加压”“高温”“高压”“高压锅加热”等不规范、甚至是胡编的语言,按高考评分细则,凡写出这些不规范词语的均为0分。
(3)关键词
如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其中装有氨气的圆底烧瓶与水之间通过一个装有止水夹的乳胶管连接,如果其中的止水夹不打开,则气路不通畅,实验无法执行,而恰恰不少考生却忽略了这一点,未打开止水夹,就做实验,尽管后面的叙述头头是道,结果仍定为0分,因为实验无法进行,无法实现后面的实验。
(4)检验气体的纯度
关于检验气体的纯度,尤其是像H2这种可燃性气体,有不少考生不是采用“先用一个干燥的试管收集气体后点燃,听是否有尖锐的爆鸣声”来作出判断,而是直接在气体出口处点燃,多么危险啊!像这种情况肯定按0分处理。
高中新教材改革是怎么回事秋季学期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秋季学期,全国各省(区、市)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29个省份均实现了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同步”。
2018年以来,教育部面向全国连续举办了18期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班,采取线下线上培训相结合,累计培训校长和教师达47万人次,同时部署各地组织开展了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高校长课程实施领导力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2020年,在全国遴选建立了33个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99所示范校,各示范区校面向全国开展了150多次网络公开教研活动,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以上就是新高考化学五本都要学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35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5教育网:www.35shipin.com异地高考社保的五险都要买吗是的,社保办理有两种方式:1、个人名义交纳:需要到户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请,其手续包括:本人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备两张,保费,申请书等即可。且只能办理养老,医疗保险两种。2、交纳多少是根据当地去年社平工资进行计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样的。另外也规定了最低档和最高档,最低档的交纳不得低于社平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档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一般以最低档居
新高考选科化学要凉了吗没有。只是在高考改革“3+1+2”的模式中,化学高度遇冷,而历史和政治成为了热门科目,很多考生都觉得这两门科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些,从而选择的语数外+历史+政治和另外一科的考试模式。这次高考改革,高考依然要考6门课程,其中,最基础的三门课程是语数外,无论你如何选择参加高考的科目,语数外都是必考的,因为语数外属于工具类的基础性科目,无论你未来学习的是哪一
2025高考选科要求2024年高考起,新高考选科政策发生重大调整。2025年高考也有了新要求。新高一高二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相关选科信息,为后续选择院校和专业做好准备工作!其中,高校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作为影响选科的重要客观因素,需要提前进行了解分析。2024年全国211院校共有4218个专业(类)在京招生,其中选科要求物理+化学均须选考的占比55.12%,不限选科占比33%。物理+化学+X组合
2024广东高考选科要求2024年广东高考招生选科要求如下:一、物理类考生专业可选择范围更大在本专科加起来总计6.4万个专业中,本科专业有3.9万个,专科专业为2.4万个。在本科专业中:首选科目“仅历史”和“仅物理”可选择的专业数量范围差距悬殊,占比分别为0.93%和36.86%,可以说首选科目为“仅物理”的专业占据了“半壁江山”。未来专业选择范围更大,首选科目为“物
广东二五届高考物化绑定吗答:绑定,新高考物化绑定的省份一般是新高考3+1+2模式的省份,例如重庆、湖南、广东、湖北、贵州、广西、甘肃等。比如目前的重庆“3+1+2”选考科目要求中,从2024年起,所有这些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均必须选考“物理+化学”组合方能报考。2024年新高考选科要求有哪些调整?物理化学是必选吗?引言:2024年新高考选科要求在模式上有一个大的调整。在2024年
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选了生物、化学、地理,那么算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如果某个大学的专业只收理科生?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选了生物、化学、地理,既不算是理科生也不算是是文科生;改革后的招生计划上也不会再标注只收理科生或者只收文科生,而是根据具体专业标明考试的学科;例如,临床医学专业,招收有生、化成绩的考生;历史学专业,招收有历史成绩的考生;非新高考改革的省份,还是照常分
五邑大学选科要求!五邑大学新高考必选科目有哪些?五邑大学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85年设立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广东省较早获得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高校,具有接收港澳台侨学生、国际学生资格和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现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本期我将为大家讲述,五邑大学的新高考选科要求,供同学们选科和报考时参考。一、五邑大学高中选
2025年新高考政策法律分析:1.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及经国家批准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桑植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面向全国招生高校投档录取使用。自2023年高考起,该加分项目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5分,2025年高考起调减为加10分。2.自2023年高考起,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调整为地方性加分项目,加分分值由加20分调减为加10分
2024-12-16 11:59:34
2024-12-06 19:14:49
2025-02-01 08:10:23
2025-01-15 05:44:21
2024-11-19 17:41:09
2025-01-20 04: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