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介绍 > 正文

高考还能复读吗?

2024-08-27 19:45:34 | 35教育网

今天35教育网小编整理了高考还能复读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还能复读吗?

2022年高考还能复读吗?

能复读。一直到现在,国家也没有出台关于2021年高考复读的政策,这种情况,基本就是高考改革不影响高考复读的,而且复读考生仍可选择物化生或政史地组合参加高考。

1高考复读的不利之处
1、选考科目固定
由于复读生仅有一年新高考的备考时间,所以考生们在必须要参加等级性考试的前提下,一般只能在“物化生”和“史政地”二选一(理科生选前者,文科生选后者)。因此,对于旧高考复读生来说,参加新高考大多是不会享受到由高考改革带来的学习自由(选科)。
2、等级赋分容易吃亏
一般情况下,新高考中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对于大多复读考生来说也不太友好。比如,原来的理科生复读后选考了“物化生”,但相比于以前理综组合可以覆盖到所有层次的理科生,现在“物化生”的选考对象主要为学霸们,故竞争更为激烈。且如果复读生自身水平相对不高,很有可能就赋到比以往高考更低的分数。
2不分文理对复读的影响
实行新高考之后,就不再区分文理,虽然还是语数外三大科,总分450分没有变,但是不分文理之后,就没有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的区别。另外英语考试,有些地区是可以多次考,取最高分作为高考成绩。“3+3”后要选择3门课程来作为高考科目,选择纯文科或者纯理科,并不是最优的选择。复读的考生要结合自己实际,选择考试科目。

高考还能复读吗?

艺术生高考报史地政好呢还是报史政生好?

艺术生高考报史地政好呢还是报史政生好? 在面对新高考选科时,兴趣爱好和学习成绩以及未来专业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新高考采用“3+1+2”选科模式,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

  • 3—必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三门,每科满分150,总分450,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

  • 1—必考科目:物理和历史,二选一,每科满分100,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 35教育网

  • 2—必考科目: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选二,每科满分100,赋分后的等级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1)历史+政治+地理:艺术专业、中文、 传媒专业 。一些致力于考取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考生几乎选择的都是这个传统的文科综合。

    (2)历史+政治+生物:语言、体育、医学类普通生。在专业选报比率上达到60%,除去生物系以及生物工程类的专业对生物有明确限制要求以外,其他大部分专业很少对生物科目有较高要求。如果考生生物成绩在3门理科当中较为优秀,建议选择这个选科组合。

高考还能复读吗?

河北高考2023最高分多少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河北高考2023最高分多少的相关内容。

河北高考2023最高分2023年河北高考的理科状元是尹奇峰,他在衡水中学取得了729分,来自邯郸市;2023年河北省文科状元:衡水武邑宏达学校路一鼎690分。

历年高考最高分:

河北省2022年高考状元:

高考理科状元:杨乐康,来自石家庄二中,高考成绩704分。他的选科组合是物化生,各科成绩是语文125分、数学149分、英语144分、物理93分、化学98分、生物95分。

高考文科状元:赵察玮,来自衡水中学,高考成绩683分。她的选科组合是史政地,各科成绩是语文131分、数学127分、英语146分、历史87分、政治95分、地理97分。

河北省2021年高考状元:

河北高考理科状元有两名,他们是衡水中学的高天鸿和王浩伊两名同学,两人总分都为704分。选科组合都是物化生,王浩伊同学是一名复读生,2016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时,以721分取得全省冲兆理科第2名的成绩,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回来复读。

河北高考文科状元是衡水中学赵雅萱,总分695分。她的选科组合是史生政,各科分数为语文135分数学138分、英语145分、历史88分、生物96分、政治93分。

河北高考成绩组成及赋分规则:

成绩组成:

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即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等级性考试,下同)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

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赋分规则: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拆判塌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

以上数据出自旅圆无忧考网。

以上,就是35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还能复读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5教育网:www.35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复读 高考
与“高考还能复读吗?”相关推荐
2024高考还能复读吗
2024高考还能复读吗

本文目录一览:1、2024高考还能复读吗2、2024年高考复读还来得及吗?3、2024年高考还可以复读吗?2024高考还能复读吗对于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生,如果今年没有考好,复读是一种选择。但是,考生需要谨慎权衡自己的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首先,考生需要认真分析自己今年考试的情况,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如果只是因为一时失误或是心态问题导致的不理想成绩,可以通过一些调整和

2023-10-18 17:32:37
高考不允许复读吗 高考后还能复读吗
高考不允许复读吗 高考后还能复读吗

2019年高考不允许复读吗2019高考后还能复读吗2019年高考失利是可以复读的。2019年高考后复读需要参加2020年高考,而赶上改革的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这部分地区考生可以选考自己擅长的科目,其余省份考生没有影响。高考改革时间及地区2014启动,2017高考实行:浙江、上海。2017启动,2020高考实行:北京、天津、山东、海南。2018启动

2025-02-18 12:23:10
2024年高考还能复读吗?
2024年高考还能复读吗?

本文目录一览:1、2024年高考还能复读吗?2、2024高考还复读吗?3、2024年取消复读生吗2024年高考还能复读吗?对于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生,如果今年没有考好,是否建议复读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建议:1. 了解新高考政策:详细了解即将实行的新高考政策,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形式和录取方式等。了解新政策对你的影响,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2. 分析原因和情况:仔

2023-10-18 21:56:51
2023年高考还能复读吗?
2023年高考还能复读吗?

2023年高考还能复读吗?2023山东复读生有10万左右人数。山东高考复读人数有10万左右根据数据统计,2022年山东省高三应届生在58万左右,同时,2022年报名参加春季高考的人数约20万,其中包括6万左右的高职专科单招再加上越10万人次的复读生2022年山东省参加高考的人数将在85万左右每年高考报名人数都是。1.复读的定义复读指的是高考落榜者在下一年度再次参加

2024-01-03 13:02:39
2024新高考还能复读吗?
2024新高考还能复读吗?

2024新高考还能复读吗?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生,是否复读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以下是一些个人建议:1.了解新高考政策:首先,要了解新高考政策对于你所在地区的具体影响。了解新高考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评分标准等,以便更好地制定复读计划和备考策略。2.分析原因和情况:仔细分析自己在今年高考中的表现和不足之处。如果认为自己的不理想成绩主要是因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或者对新

2024-02-07 15:06:15
2024年高考还能复读吗
2024年高考还能复读吗

2024年高考还能复读吗关于2024年将实行全国新高考的问题,由于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实施细节,具体的变化方向和新政策的执行情况还是需要等待政府的相关通知。不过,对于今年高考成绩没有考好的考生,无论新高考是否执行,复读仍旧是一种提升自己的机会。一、考虑个人情况首先,建议考生在考虑复读的问题时要好好考虑自身情况,比如家庭经济情况是否允许、自己对复读的态度和打算、选择复读还是进行其

2024-02-21 04:30:19
2025年高考还能复读吗
2025年高考还能复读吗

2025年高考还能复读吗不能。氏迅根歼液此据查询抖音埋败官网得知,2025年大部分省市是不接受高考复读生的。并且高考政策有所变化,现实行的是3+2+1的模式,高考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学习情况来选择自己较有把握的科目来进行报考,这样可以提高高考成绩。东北三省2024年高考将共同一套试卷?选科由辽宁省命题→1月21日,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的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落下帷幕!此次九省

2024-12-08 08:21:00
2025还能复读吗
2025还能复读吗

2025还能复读吗2025年可以复读的。众所周知,中考因为是9年义务教育,所以为了防止浪费教育资源,学生们原则上是不能复读的。但是有些成绩差的跟不上,还是会留级复读的,高中基本上可以无限复读,并且没有年龄限制,学生们想要复读几次都可以。2024年可以复读吗2024年可以复读。在2024年,高三学生是可以有资格复读的,但是也需要遵循一些规定。在复读期间,学生应该合理规划时间,

2024-02-06 11: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