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港澳台学生通过力鼎国际教育暨南大学“港澳联考计划”在内地升学有什么好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港澳台学生通过力鼎国际教育暨南大学“港澳联考计划”在内地升学有什么好处?
一是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粤港澳大湾区乃至祖国大陆实际上给港澳台年轻人都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年轻人的发展空间不局限于港澳台或海外,还有整个祖国大陆,发展空间更加巨大。
举个例子来说,香港地区狭小,对很多专业和领域的发展都是有限制的,比如想在香港读航天、沙漠化治理这样的专业显然不现实,而在内地的学校相对容易实现。具有前瞻眼光的香港青年是会愿意到内地来上学的。
二是升学更加容易。内地大学对港澳台学生的招考标准和分数相对低一些。
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考不上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来读书反而能够上不错的学校。因为香港的大学录取率比内地要低很多。
此外,到内地读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也比较低廉。
三是内地学历有“增值作用”。有香港教育人士指出,在内地毕业的香港学生无论是留在内地还是回香港都可以有不错的发展,内地学历有一定的“增值作用”。

香港学生考内地大学容易吗
香港学生考内地大学容易吗?新华社香港7月16日电(记者 张雅诗)香港“高考”已于日前放榜,大学学额的分派结果则将于8月公布。眼下,香港高中毕业生们正忙于为前路作打算,除了留港继续学业之外,一些学生也计划到内地升学。
“我想到内地读书是为了入读心仪学科。”一名参加内地升学讲座的应届香港高中毕业生对记者说,他想修读
人类学,但这一专业在香港的学额有限,因此希望通过报读内地高校的方式达成理想。
中国教育留学交流(香港)中心于7月14日至18日在港举办多场免费讲座,邀请24所内地的高校师生,向香港学生介绍在内地读书和生活的情况。
“以我的成绩能顺利入读吗?”“上课形式是怎样的?”面对同学们的连串疑问,作为过来人的
中山大学香港学生黄诺晴耐心地一一解答。
在香港土生土长的黄诺晴,两年前在相当于内地高考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获得理想成绩,并通过免试招生计划被中山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后来她发现自己更醉心人文科学,于是改修人类学,“很感激校方给的空间和弹性,让我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黄诺晴说。
“我们有香港同学修读
考古学,这一专业是香港没有的。”黄诺晴说,内地高校专业种类多,是吸引香港学生的原因之一。
香港的公营大学本科学额有限,并不足以吸纳所有成绩达标的高中毕业生。以本届文凭考试为例,共5.2万名在校高中生应考,当中2.08万人考获大学录取的基本成绩,但特区政府资助的本科学额只有1.5万个,意味着约6000人将要另觅出路。此外,毕业生即使争取到学额,也不一定能如愿入读心仪专业。
在香港任教中学英文科目的李老师认为,香港高校一些专业竞争激烈,即使学生考获不错的成绩,也未必能顺利升读他们喜欢的学校或专业。因此,内地升学增加了学生的选择,也有助他们开阔眼界。
通过独立招生途径入读中山大学的香港学生沈雪莹认同说:“不应将眼光局限于香港,要把握机会体验不同的学习环境。”今年9月将升读大三的她回忆说,当年在香港高中毕业后,虽然获派由特区政府资助的本科学额修读
中文,但她还是选择了中山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系,因为该校排名较高、师资较优。
香港学生报考内地大学,以往主要通过参加“港澳台侨联招试”和个别院校独立招生。2012年,国家教育部推出免试招生计划,至今有90所内地高校参与,可依据文凭考试成绩择优录取学生。
受出生率下降等因素影响,近年参与内地高校免试招生计划的香港高中毕业生人数持续下降,今年报名人数共2568人,同比降约4%。但若与文凭考试的应考人数作对比,内地高校免试招生报名人数所占比例其实有所增长。去年文凭考试应考人数为6.8万,其中3.9%通过免试招生计划报读内地大学,今年这一比例超过4%。
本年初,由香港升学辅导服务机构学友社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香港学生对内地升学的认知度上升,而表示会考虑到内地升学的受访者所占比例与去年相近。另外,中国教育留学交流(香港)中心于3月访问了2000多名参与免试招生计划的学生,当中逾九成表示,到内地升学的原因是香港没有想读的专业、内地一些专业优于香港以及可建立人脉有助将来发展等。
黄诺晴和沈雪莹均表示,能认识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是在内地读书最丰富的收获之一。她们也勉励有意到内地读书的同学,根据个人能力和兴趣报考专业,并好好享受大学生活。

港澳户口参加内地中考 算是随迁子女吗??急!!!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港澳户口参加内地中考 算是随迁子女吗??急!!!的相关内容。
A、港澳户口参加内地中考,不算是随迁子女。
B、各市都有相关的规定,如广州市,《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16年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穗招考办[2016]44号)规定:
一、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参加我市2016年中考:
(一)具有我市初中学籍的应届毕业生。
(二)具有我市户籍的外地返穗生和往届生。
(三)经批准的港澳台或国外来穗升学生。
(四)我市初中学校毕业的往届借读生(含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和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
高中阶段学校在校学生不得报名。所有报名考生均须参加我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综合表现评价才能参加我市高中阶段学校统一录取。
二、报考范围
(一)我市户籍应届生。
1.学籍在我市的,可报考面向全市招生的12所省、市属普通高中和31所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以及在我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还可报考面向本区招生的区属其他公办高中(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同属一个招生区域,下同)。
2.学籍与户籍不在同一个区的,可自主选择在学籍或户籍所在区升学。选择学籍所在区升学的,报考范围与其学籍所在地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相同;选择户籍所在区升学的(简称“跨区生”,下同),报考范围与其户籍所在地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相同。
3.学籍或户籍在南沙区东涌镇、榄核镇和大岗镇(以下简称“三镇”)且选择在南沙区升学的,还可报考南沙区和番禺区的区属公办普通高中,且均视为本区考生。
学籍或户籍在番禺区且选择在番禺区升学的,仍可按区划调整前的政策报考三镇所辖的公办普通高中(即南沙东涌中学、鱼窝头中学和大岗中学)。
4.2016年我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将30%的招生计划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以下简称“指标到校”),具有我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初中学校完整3年学籍并在本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含符合《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粤教基〔2007〕66号)规定从市外转学到本市并在转入学校就读到毕业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可报考分配到本校的省、市属和本区的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计划。其中,老三区视为三个独立的招生区进行指标计划分配;南沙区三镇的初中学校参加南沙区指标计划分配。跨区生只可报考学籍学校分得的指标计划。有多个校区的初中学校,其考生享受学籍所在区的指标生报考资格。学籍与实际就读学校不一致的考生,不享有指标生报考资格。
(二)异地借读生。
具有我市初中学籍、非我市户籍的应届生,统称异地借读生,其报考范围如下:
1.经审核符合政策性照顾条件(附件2)的异地借读生,报考范围与其学籍所在区具有该区学籍和户籍的应届生相同。
2.具有我市初中3年完整学籍的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可报考12所省、市属普通高中和学籍所在区的区属公办普通高中,及在我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其中三镇的可报考番禺和南沙两区的区属公办普通高中,番禺区的还可报考三镇的公办普通高中。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此类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不超过学校所在批次招生计划的8%。
3.其他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可报考在我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
(三)我市户籍往届生、外地返穗生的报考范围与其户籍所在地具有该区户籍和学籍的应届生相同。符合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条件的往届生,报考范围与应届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相同。
(四)无我市学籍的港澳台或国外来穗升学生,及符合报名条件的非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往届生可报考在我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
三、报名时间与办法
(一)我市学籍应届生于3月14日至16日凭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到学籍所在初中学校报名。
(二)我市户籍外地返穗生和往届生于3月16日至18日凭身份证、户口簿、毕(结)业证书或学历证明、初中阶段综合表现评价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到户籍所在区招考办(中教科)报名。
(三)无我市学籍的港澳台及国外来穗升学生于3月16至18日凭有效身份证明或护照、居留证、初中毕业证或同等学历证明、本市户籍监护人的户口簿、监护人单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到居住地所在区招考办(中教科)报名。
(四)在我市初中学校毕业的往届借读生于3月16日至18日凭身份证、户口簿、毕(结)业证书或学历证明、初中阶段综合表现评价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到原毕业学校所在区招考办(中教科)报名。
35教育网以上就是35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35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5教育网:
www.35shipin.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