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请问】和香港的大学相比。北大清华已经沦为二流高校了吗?

2024-10-03 08:05:18 | 35教育网

【请问】和香港的大学相比。北大清华已经沦为二流高校了吗?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35教育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请问】和香港的大学相比。北大清华已经沦为二流高校了吗?

【请问】和香港的大学相比。北大清华已经沦为二流高校了吗?

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远投香港科技大学引发“北大清华顶尖生源流失”的讨论。2006伊始,众多网民在网上撰文:“香港大学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大学”,原因是香港大学频频从内地大学挖走优秀师资,并以丰厚的奖学金吸引着众多生员的眼球。而最近中国博客掀起的“中国科技大讨论”,众多人则将矛头指向了北大、清华的教学制度,加之数学大师丘成桐对北大的质疑,突然间,北大、清华这些名校被置于风口浪尖,有关“一流大学”的品牌内涵成了众多人议论的焦点。《财经时报》为此派出记者,经过近一个月的走访,试图弄清楚造成这一切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北大、清华又该如何承继和保护自己的优秀传统及品牌价值。

“北大、清华作为一流大学的日子屈指可数。”

“即使是国内名牌大学老师的素质也没有保证,许多老师只懂讨论第三流的问题,学生不会钻研出第一流的学问。”

不论是来自新浪专栏作家薛涌的担忧,还是数学大师丘成桐的责问,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是,作为百年名校的北大、清华,他们的声誉已经在遭至多方质疑。对于它的未来走向说法多多,很多人更是担心他们作为中国一流大学的地位不保,或者与一流大学名不符实。

考生资源争夺战

6月30日,香港大学给今年内地申请该校求学的学生发出了第一批面试通知,大约有3000名考生接到了通知,这是去年的两倍。同时香港一些大学也在内地展开了宣传战。

相比香港方面的攻势,北京则稍显得有些平静。在北大未名湖,随时能看到三三两两漫步的学生,十分悠闲。北大三角地的招生信息和招聘广告,则吸引着不少前来观看的学生,从他们的表情看,好像都有点对未来的焦虑和茫然,因为这些即将走出校园的学子马上就要面临就业的压力。

“一边是香港在内地扩大招生,一边是内地就业的压力。”在北大中文系已经苦读5年的黄语难以掩饰其对北大的感情。“我当时就是因为喜欢北大的人文传统而选择了这里。”但现实的问题又让他对自己的选择多了一份怀疑。“去了几家媒体,他们都认为我们缺少新闻经验而拒绝了。”

与他有着同样困惑的学生还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工资太低,有的是因为所学的东西不适用而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相反,香港大学毕业的学生却十分抢手。

刚接到香港大学面试通知书的李刚说他就是因为这些原因转投了香港学校。还有让他心动的就是香港大学丰厚的奖学金。

成都女孩李卿曦是今年第一个高考新闻人物。据说她高考还没发榜就手握5所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了网罗她,财大气粗的香港科技大学抛出了39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有学者说,这是香港高校今年在内地抛出的第一颗“糖衣炮弹”。

香港大学的品牌战略

面对优秀考生流失的现象,北大有关负责人认为,北大、清华的品牌是无价的,不可能采取香港科技大学那种赤裸裸的金钱攻势。但在考生这个环节,却有了来自民间的定价,广州东莞的横沥镇镇政府激励考生们:考上清华、北大奖励50万元。

不惜巨资抢夺优秀考生,对大学品牌有什么影响呢?北大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专家齐国伟认为,香港高校即使最终没有得到这名优秀学生,但新闻效应产生的知名度在品牌方面的价值却是巨大的。知名度是一种难以估量的资产,是品牌战略的要点,知名度高的大学,无论何时,也无论何人来做评价,都会在社会上、考生心目中、各种名校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而且一旦产生品牌效应,就会长期拥有名牌大学的美名。香港高校就是要在内地产生这种效果,是和北大、清华竞争的长远战略思路。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对《财经时报》记者说:“纯粹做数量的分析,北大并不比很多学校强,但是在声名上北大要胜于很多学校。在实的方面北大不占优势,然而在虚的方面北大有优势。”他认为北大能在前不久英国《泰晤士报》推出的世界范围内的大学排名中排在15位,声名起了重大作用。同样道理,香港高校也会在和内地高校的比较中确立品牌优势。
其次,一旦确立了品牌优势,香港高校就会在学术图腾柱的顶端占据重要位置,人们在评价他们的师资和学生素质时,也会高看一线。而师资和学生素质是高校品牌中最重要的元素。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共生的依存关系,他们相互决定对方的地位,学生只要进入拥有最佳师资的学校就读,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学术地位,而教师能在吸引优秀学生的学校教书,也可以在学术上具有竞争优势。

大学品牌的价值保障

就在李卿曦得到香港科技大学垂青的时候,叶小萌却正在为能找到一份工作发愁。“我现在每天就是不停地发简历,然后不停地去面试,是一个典型的‘面霸’,北大毕业的优越感早就‘面’没了。”

据叶小萌介绍,她同寝室的几个姐妹,虽然不少找到了“婆家”,但最低的月薪还不到2000元钱。

叶小萌的遭遇显然不是一个特殊的个案。据北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方伟主任介绍,北大2006年共有7743名毕业生(含医学部);其中本科毕业生(含医学部)2970人,预计实际参加就业的约4600人。清华大学就业中心主任许庆红说,今年清华大学毕业生超过7000人,除去保研和出国,实际就业人数有4000名;其中本科生1000多人,但目前有70%的本科生还没有实现就业签约。

与叶小萌们面临的生存危机相比,香港的名校毕业生可谓牛气冲天,这或许可以解释内地一流学子将目光从北大、清华转向香港高校的原因。5月25日,香港著名高校之一的香港大学发布的“2005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该校99%的毕业生就业或升学,平均月薪1.4万多港元,最高月薪达7.4万多港元,该校2006年应届毕业生已知的聘书多来自国际投资银行、管理顾问公司及跨国企业。

而在北大应届毕业生中,有88人争聘北京郊区的村长助理,其中还有多名博士生和20多名硕士生;清华也有近40名学生参加竞争,博士和硕士的比例占到了五成。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这个调查在高考前出炉是否是港大内地招生人数翻倍的重要原因,但毕业生的流向和起薪是国际上通用的惯例和判断大学品牌成色的重要指标。

品牌价值的流失

去年第一次参加内地统招的香港城市大学,今年也是内地考生蜂拥向往的去处。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香港高校,去年不但许诺给17个省市(招生范围内)的高考状元提供全额奖学金,还将被清华退回的海南高考状元李洋招至门下,充当了一个“救英雄于困厄”的侠客形象。

对于城市大学来说,此举不但打出了知名度,提升了品牌形象和印象分,还将内地高校主要竞争对手清华的冰冷和呆滞的体制凸显了出来。而“不拘一格招人才”,一贯是北大、清华的良好口碑;体制弊端和人文关怀的缺失,或许是影响学生选择的另一个原因。

针对旅美学者薛涌“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的断言,虽然各界还有不同的看法,但从今年香港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猛增来看,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青年学者谭五昌认为,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高校扫成二流,从理论上来说不是没有可能。

因为作为北大、清华最具品牌影响的人文精神与师资力量正在削弱。在上世纪30年代,我们可以看到大批的国学大师在这些学府任教,胡适、朱自清、沈从文等等,后来的燕园4老: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也是其北大师资的典型代表,但在近几年,具备如此人格魅力与学识影响的教授讲师似乎少之又少。

名校的尴尬?

基于此,而令学界和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担忧:一流师资的缺失,以及固有校园精神或者说学术氛围的削弱,何以吸引一流的学生、做出一流的学问。没有一流的学问和学生,又何谈一流的大学?

北大现有在校生3万多人,超负荷的结果是学生质量和教学质量都在下降。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也认为,“这几届学生素质确实要差了很多”。

有人认为,香港高校的强悍出击,瓦解了中国近30年的高考路线图。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北大、清华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就如同很难逾越的火焰山;现在中国的内地学生,可以先采取在香港念本科,然后再到哈佛等念研究生的方式,来实现一流大学的梦想,这很可能将北大、清华抛到一个边缘化的尴尬角色。

【请问】和香港的大学相比。北大清华已经沦为二流高校了吗?

港校内地生近半留港就业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8所香港公立大学正式面向内地招收自费本科生。距今12年,内地招生的港校已增加至17所。近年来,每年赴香港读大学的内地高考生大约在1500人左右,但鲜为人知的是,港校内地本科生毕业后都去哪儿呢?数据显示,近3年来,内地本科毕业生大部分都选择了留港工作或去海外深造。其中,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超过一半的内地生留港,回内地就业者不足一成。

港校招生12年历程

2003年

经教育部批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8所公立大学正式面向内地招收自费本科生,招生范围仅限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6个省市。

2004年

招生范围不断扩大,达到10个省市。

2005年

招生人数超过1000人;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同时被教育部列入国家第一批重点高校名单,通过“全国普通高考统一招生计划”招收内地优秀高中毕业生;向港校开放招生的内地省市增至17个。

2006年

招生范围达20个省市,招生人数达1300人。

2007年

招生人数攀升至近1400人;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被列为统招提前录取高校。

2008年

持续了数年的“港校热”开始降温。

2011年

港校报考人数一路飙升,迎来了“止跌回升”势头;部分香港高校招收内地生的范围扩大至内地31个省份。

2014年 35教育网

除了8所公立大学外,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珠海学院、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明爱专上学院、明德学院、东华学院和恒生管理学院也开始招收内地考生。

内地生留港就业政策

自2008年起,在香港就读全日制经评审本科专业或以上课程的非本地学生(包括内地生),可从事暑期工作,包括与学习课程有关的实习工作以及在校园内从事兼职工作。此外在毕业后,还可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留港一年,此项安排将有利内地生选择留港工作。毕业生在这一年可随意就业或转职,获聘用后,更可申请延长居留期限。

回内地就业者屈指可数

日前,记者向香港8所公立大学发去采访函,获得了部分学校近些年来内地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及薪酬待遇等数据。数据显示,大多数的内地毕业生会选择留港就业或升学,返回内地就业者屈指可数,占比平均不足一成。

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每年约有近300名内地本科生毕业,不过,当中有约九成毕业生选择留港就业或在本地及海外升学。其中约六成选择就业,约三成选择升学,其余则是返回原居地及不拟就业等(每年约占3~13%)。香港理工大学则有超过九成毕业生留港就业,其中,2013年甚至无人回内地就业。

实际上,以2013年为例,港校内地本科毕业生中回内地工作的仅有8%,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了留港就业,其次是留港或者海外升学,达到43.2%。

【请问】和香港的大学相比。北大清华已经沦为二流高校了吗?

2019年高考生:港澳高校内地招生方式有两种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9年高考生:港澳高校内地招生方式有两种的相关内容。

2019年高考生:港澳高校内地招生方式有两种

到香港、澳门高校读大学一直是不少高考考生和家长的选择之一。2019年香港、澳门高校内地招生已经陆续启动,2019年的高考生和家长们,你们知道港澳高校内地招生方式有哪几种吗?

目前,在内地招生的21所港澳高校有两种招生方式:一种是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2所高校采用的统招方式,另一种是香港大学等13所香港高校和澳门大学等6所澳门高校采用的`独立招生方式。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采用内地高校统一招生方式,即由省招生办统一公布招生计划、统一安排考生填报志愿、统一实行远程网上录取。两所高校参加提前批次录取。考生在填报这两所高校中的任何一所时,还可填报其他本科第一批次的内地高校,即使在提前批次未被录取,仍有机会在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时进入其他的内地高校。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珠海学院、恒生管理学院、东华学院和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等13所高校采用独立招生方式,招生计划不分到省。考生须参加高考,并按照港校的要求报名,参加学校单独组织的笔试和面试,由学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和其他要求录取新生。凡被香港13所独立招生院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内地高校远程网上统一录取。

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旅游学院、澳门镜湖护理学院和澳门城市大学等6所高校也采用独立招生方式,招生计划不分省,全国统一招生。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应届高考生均可报考以上高校,考生必须参加高考。

以上就是35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请问】和香港的大学相比。北大清华已经沦为二流高校了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5教育网:www.35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请问】和香港的大学相比。北大清华已经沦为二流高校了吗?”相关推荐
香港大学入学条件:我已经在读高中三年级了,现在想申请香港大学行吗
香港大学入学条件:我已经在读高中三年级了,现在想申请香港大学行吗

香港大学入学条件:我已经在读高中三年级了,现在想申请香港大学行吗香港大学入学条件:一、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是我们申请香港本科的决定性因素。香港高校招生时一般会对高考的总成绩以及英语的单科成绩设置录取标准,一般情况香港公立大学要求高考分数超过当地重本分数线,英语单项分数超过120分;香港私立大学一般要求高考分数线超过当地二本分数线,英语单项分数超过110分,每个院校还要参考官网每年的

2024-10-05 14:06:21
已经被内地高校录取的香港学生能报名香港高校吗?
已经被内地高校录取的香港学生能报名香港高校吗?

不占用高考志愿!香港珠海学院2023年内地本科学生入学申请通道已开启!香港珠海学院现已开启2023年内地本科入学申请通道!无需担心占用高考志愿,申请香港高校的同时,仍可参加高考统招,申请诸如强基计划等招生计划。香港珠海学院作为历史最悠久的私立高等学府,不仅提供丰富多样的学士学位课程,还有丰富的奖学金机会,以及详细的入学要求和申请流程,为内地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以下详细介绍珠海学院的学士学

2024-09-28 15:51:05
我在大陆读书现在已经高二了,不过我听说可以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我想问几个问题~(香港的DSE入大学的录取比例高还是中国的高考?)
我在大陆读书现在已经高二了,不过我听说可以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我想问几个问题~(香港的DSE入大学的录取比例高还是中国的高考?)

我在大陆读书现在已经高二了,不过我听说可以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我想问几个问题~1、香港DSE考试,全称为香港中学文凭试(HongKongDiplomaofSecondaryEducation),是香港高中阶段的标准化考试。该考试旨在对香港高中毕业生的学术成绩进行评估,以便他们进入大学或进入职业教育机构。2、香港DSE考试的科目涵盖广泛,包括通用科目(包括语文、英语和数学)和各

2024-09-25 01:25:06
清华大学收香港学生吗?
清华大学收香港学生吗?

我在大陆读书现在已经高二了,不过我听说可以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我想问几个问题~1、香港DSE考试,全称为香港中学文凭试(HongKongDiplomaofSecondaryEducation),是香港高中阶段的标准化考试。该考试旨在对香港高中毕业生的学术成绩进行评估,以便他们进入大学或进入职业教育机构。2、香港DSE考试的科目涵盖广泛,包括通用科目(包括语文、英语和数学)和各

2024-10-14 16:04:04
清华北大研究生和高考考上清华北大的有区别吗
清华北大研究生和高考考上清华北大的有区别吗

被保送到清华北大的学生,如果参加高考,是否都能考出好成绩?我们知道每年总有些学霸会非常幸运,能够获得保送清华北大的机会,成为了周围同学所羡慕的对象,这些能够被保送到清华北大的考生,平时的学业成绩是非常优异的,有的甚至曾经参加过各类比赛获奖。在小匠老师看来,被保送到清华北大的学生,如果让他们参加高考而非免试能够进入清华北大,大概率上是能够考出好成绩的,但不一定能够保证自己能够考上清华北大。针

2024-09-27 08:55:15
香港的中学是否招收内地优秀小学生 我在大陆读书现在已经高二了,不过我听说可以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我想问几个问题~
香港的中学是否招收内地优秀小学生 我在大陆读书现在已经高二了,不过我听说可以考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我想问几个问题~

香港的中学是否招收内地优秀小学生你小孩几岁了?成绩那麼好,有文武双全。我可以说如果去面试的话那麼好的条件有很大几率都会收的.不过前提是一些国际学校.或IB(国际文凭)的那些.还有就是要有钱.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其实没有楼上说的那么夸张啦。象很优秀的中国国际学校(汉基)一个月一万多(不同级别不同价格)我现在读的IB大概五千一个月.还是不错的.不过你孩子那麼优秀可以

2024-09-25 11:16:24
香港大学的夏校好申请吗???
香港大学的夏校好申请吗???

【追加】香港各大学内地招生方法港大港科大理工大采取自主招生形式在陕西河南山西等省市在提前批国防生录取之前北京上海等地的录取时间不是很清楚港中文采取提前批招生形式,与国防生录取互斥,即在陕西报了北大国防生就不能报香港中文了期中港大和科大需要面试理工大和中文一般不需要这些学校主要看高考成绩期中港大更加看重英文成绩港大在高考前有两种校长推荐计划一种是港大的另一种是北大自主招生

2024-10-07 21:07:24
香港学生考清华北大分数线是多少?
香港学生考清华北大分数线是多少?

香港大学在四川的录取分数线2021香港大学录取学生是没有录取分数线的,都是进行综合考量。香港大学将考生的实际高考总分、英语水平、面试表现以及配合相关课程的具体要求作为录取的评判标准,并择优录取。1、申请人的高考总成绩一般来说,考生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至少要达到本科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一本线”)。2、申请人的高考英语成绩港大要求考生的外语考试语种必须是英语。高考中,以15

2024-10-14 06: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