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两会对全国高考有什么政策

2024-10-06 11:56:03 | 35教育网

两会对全国高考有什么政策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两会对全国高考有什么政策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两会对全国高考有什么政策

2016两会对全国高考有什么政策

高考加分项目大幅缩减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按照新政策,2015年1月1日起,将取消“奥赛”等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只保留“烈士子女”等5类全国性加分项目。
取消的6个全国性加分项目:
1.在高中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
2.“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
3.高中阶段获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
4.高中阶段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
5.高中阶段获省级优秀学生称号。
6.高中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
保留的5类全国性加分项目:
1.烈士子女。
2.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少数民族考生。
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4.自主退役士兵。
5.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现行高考政策中,除全国性加分项目外,还包括了95项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而从2015年1月1日起,将取消地方性全部鼓励性加分及大部分扶持性加分。地方性的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将被取消加分。
1.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
2.大幅减少其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
3.确有必要保留的地方性加分项目,要合理设置加分分值,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
4.有关地方要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
逐步实现文理不分科
国务院去年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考生高考总成绩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目前,这一政策正在进行试点。
上海、浙江等省份发布了本地区高考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上海:3+3模式,不分文理。高考只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不分文理;外语一年两考并加入口语测试,另一次在每年1月,学生可以选择两次考试中较好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此外,从2016年起,上海就将取消本科第一、第二批次之分,按照学生的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浙江:3+3模式,外语和选考均可考两次。考试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分别均为3门。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和外语。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一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及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选考科目由学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7门高中学考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
自主招生将在高考结束后进行针对自主招生中的不规范不透明、“掐尖”抢生源等弊端,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规定2015年1月1日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此外,《意见》明确指出,今年将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现阶段不扩大试点高校范围和招生比例。
自主招生2003年开始启动试点,目前试点高校共有90所,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数的5%,2014年选拔录取了2.3万人。
考试方式有变,“赢语文者赢高考”
根据《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其中,高考改革实行后,3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全国统一高考命题的范围将扩大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将扩大使用全国统一高考命题,今年将扩大3个省,明年再扩大7个省。
届时,将有25个省在高考中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
最后,本刊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遵纪守法,否则,后果很严重:根据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考生违规的,在报名阶段发现的,取消报考资格;在入学前发现的,取消入学资格;入学后发现的,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学籍;毕业后发现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学历、学位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情节严重受到停考处罚,在处罚结束后继续报名参加国家教育考试的,由学校决定是否予以录取。

两会对全国高考有什么政策

农民工子女在京高考问题两会可有新说法,孩子是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

没有政策,别说你农民工孩子,孩子父母是老师是商人是白领你孩子是外地户口也没戏

目前估计几十年内都无法解决,因为北京外地人口太多超标严重,国家和北京市都发文要求疏散外地人口调控北京人口了。目前在京外地人你许可他中考和高考毕业又申请要北京户口跟北京人一个待遇,要求越来越多北京无法满足,资源有限。(现在这问题外地在京人员和北京本地人矛盾特大,你外地家长去相关部门申诉去100人第二天就有300北京本地家长去相同部门申诉相反的意见。这事就没办法搞了)。

北京完全放开中考高考北京人口很快就上亿,因为现在上亿外地人都想到京中考高考要北京户口不走了,这个问题不解决那这事就没有解决那一天

国家义务教育不含高中和大学,各城市自己根据情况决定中考高考政策,尤其北京上海这类特大城市
非京籍中考生诉北京教委终审败诉(2014年)自己百度这新闻去··好好看看这新闻内容

当然在京异地高考也没完全放开也有报名限制,有更苛刻的异地高考条件不符合无法在京高考,符合在京高考外地孩子目前好像没资格报本科只能报个高职而已

两会对全国高考有什么政策

异地高考的两会呼声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异地高考的两会呼声的相关内容。

代表建议随迁子女高考放开需设门槛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协原副主席陈万志表示,诸如北京等大城市应调高放开门槛,可以通过设定条件有序放开随迁子女异地高考。
放开随迁子女高考方向先明确
陈万志介绍,此前13位北京市人大代表呼吁放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京高考,另有上万名连续多年在京读书的京外户口学生家长的呼吁书,“不过试点里没有北京”。
陈万志认为,应该放开随迁子女高考,“方向先明确下来,其余就是制度设计的问题”。陈万志说,很多孩子户籍不在当地,并且出生成长在北京,却不让人家在北京参加高考,确实不太公平。
大城市放开时应调高门槛
陈万志表示,如果放开随迁子女高考,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设置一些门槛,比如父母连续在当地工作多少年,连续纳税多少年,学生本身在当地连续就读多少年,“随迁子女不是简单地想高考”就高考。
陈万志提醒说,每年有千万左右的考生参加高考,如果一下子全部放开,也会引起很大问题,可能会有生源大省到中西部地区参加高考,挤占当地考生机会。因此,在制度设计上,需要设置一定的门槛和条件,“不能想过去就过去,更不能快考试了,才转过去”。
陈万志认为,门槛设置要根据各地不同条件,“有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最初的门槛倒是可以设得高一点,比如父母连续纳税时间长一点等”。
随迁子女高考放开可上升至立法层面
陈万志承认,像北京放开随迁子女高考,既要考虑北京户籍人口的需要,也要考虑非北京户籍人口的需要,实际上需要两者间的博弈,这种改革不是所有人都满意的改革,不是增量改革,而是重新切割蛋糕的改革。
陈万志认为,这项改革需要政治领导人的决心。在讨论该问题时,从程序上可以上升到立法层面。“先充分博弈,尊重大多数民意”,让各地根据各自情况,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利益,达到一个可行的方案。
异地高考:百姓呼声越来越高
“读书的政策总是会变的,而且相信会变得越来越好。”一度作为中国农民工形象的代表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深圳女农民工肖红霞对自己的儿子这样说。
与许多农民工一样,从进城务工的那一刻起,肖红霞就梦想自己的孩子跟随自己在工作所在城市完成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最终参加高考。不过曾经“铁板一块”的户籍政策并不允许这样做。
2009年起,全国两会上就有代表委员提出“异地高考”建议,2011年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两会时表示,教育部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2012年3月,异地高考方案有望年内出台的消息,再度成为两会焦点。
应该说,异地高考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范围触动城乡不同利益人群的一个两难命题。支持者认为,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推行高考同城待遇,将实现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是“有教无类”的理想写照。反对者担忧,异地高考的政策松动,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譬如大城市人口进一步膨胀、本地与外来生源利益失衡等。

35教育网

以上就是两会对全国高考有什么政策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35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5教育网:www.35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全国高考 高考
与“两会对全国高考有什么政策”相关推荐
就读国防生预备班,对于高考有什么优惠政策?
就读国防生预备班,对于高考有什么优惠政策?

有保送大学名额的高中任何高中都有因为名额不在学校在于你你有资格在任何学校都一样只是获取的机会不一样大罢了保送条件需同时满足下述两个条件。1、获得教育部政策内保送资格的应届高中毕业生;2、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原则上要求省级重点中学年级排名前20名)。中学现在还不统一,有的地方是参加报考学校组织的考试和面试,然后择优录取保送大学的话是这样的:1保送生条件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2024-10-10 05:35:06
新高考政策3+3,对艺术生会有哪些影响?
新高考政策3+3,对艺术生会有哪些影响?

2024年高考改革政策艺考2024年高考改革政策艺考如下:2024年的艺考改革,从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时间、作画工具、录取方式等方面,都对24届美术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变革之后,看重的也不再单单是考生的专业能力,更多是对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目前各省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素描、色彩、速写三个科目的考察中,速写科目的变化最大,颠覆了以往传统的速写形式,将人物速写与美术鉴

2024-01-21 17:46:49
什么时候成人高考开始实行全国统考政策?
什么时候成人高考开始实行全国统考政策?

2025内蒙古高考是3+3还是3+1+2模式?2025内蒙古高考是3+1+2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课为统考科目,在历史和物理科目中首选1门科目,然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再选2门科目参加选择性考试。附3+1+2高考模式省份:2021年首届新高考(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2024年首届新高考(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

2024-11-07 14:21:03
吉林高考有什么政策?
吉林高考有什么政策?

2024年高考改革政策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一是优化招生项目范围。在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项目等)范围内,确定运动队招生项目和招生计划。重点安排群众基础好、普及程度高、竞技性强的体育项目。对于不具备相关师资、设备、场地等组队条件、学生入校后退队率超过20%的高校,以及非奥运会或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未设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2024-03-29 07:08:51
2024年专升本政策会有什么改变吗?
2024年专升本政策会有什么改变吗?

2024年专升本政策会有什么改变吗?2024年辽宁专升本最新政策如下:(一)计划下达:不再采取现行对口协议方式下达计划。专升本招生计划全省统筹,一次性下达各本科院校。各校招生计划面向全省符合条件生源招生。(二)报名工作:统一组织网上报名,所有考生须登录报名网站,在规定的时间内选择考点并完成报考与缴费。采取个人报名与选送院校集体报名相结合的方式,并由选送院校负责确

2024-01-13 09:45:53
2024年中职对口升学的有什么政策吗?
2024年中职对口升学的有什么政策吗?

2024年高职高考政策2024年高职高考政策介绍如下:1、高考总分计算方式改变原高考是由语数外+综合(文理)构成,在2021年高考新政策下依旧是由语数外+自选3科构成。自选三科不再评分而是按A、B、C、D、E五个等级进行划分,E等级为不合格。以参考人数和卷面得分为依据,原则上等级A的.比例为15%,等级B的比例为30%,等级C的比例为30%,等级D和等级E比例共为2

2023-10-23 15:04:48
高中会考对高考有什么影响吗
高中会考对高考有什么影响吗

高中会考对高考有什么影响吗传统的高中会考对高考是没有影响的,会考只决定着考生是否拥有高中毕业证。但是在新高考政策下,考试分为合格考和等级考两种,合格考就是先前的会考,合格考不过的话是无法参加等级考的,对高考会产生直接影响,考生需要注意。目前,很多省份已经开始实施新高考了,文理不分科,变成"3+3"模式了,以后的学考,会改成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会纳入高考录取体系之中

2024-08-31 20:42:39
明年高考有什么新政策
明年高考有什么新政策

明年高考有什么新政策针对高考移民生、已拥有大学学籍的学生、违法或违纪被处罚的学生、高一高二的学生和跳级的学生,规定了不符合条件的学生无法参加高考的措施。根据查询有途教育显示,2024年高考政策最新规定:新规定指出,从现在开始,高考不再是中国普通高中生的唯一出路。中国教育部门计划推出一系列新规定,取消部分学生参加高考的资格。下列考生不能参加高考:1.本来不符合该省高考报名条件或异地

2023-12-07 08: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