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有什么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高校专项报名的策略?

2024-10-17 20:59:48 | 35教育网

有什么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高校专项报名的策略?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35教育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有什么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高校专项报名的策略?

有什么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高校专项报名的策略?

这段时间正是强基计划、高校专项、综合评价录取的报名时间,某种意义上来讲,2022高考志愿填报现在就已经拉开序幕了,大家在选择综合评价录取、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等等这些特殊招生渠道的时候,建议一定要结合到夏季志愿填报做整体的战略布局,就像下象棋一样,一定要有整体的安排,所有的步骤选择都是应该服从服务于最终的总体目标。
对于目标明确、或者喜好很清晰的考生,那么无论是综合评价录取,还是强基计划还是高校专项计划,都可以把目标锁定在喜好的高校身上。如果喜好的高校在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或者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中设置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那么就另外选一个水平相当或者略高一级、但是有自己喜欢专业的院校。
如果自己目标院校无论是强基计划还是综合评价录取或者高校专项计划,都有自己喜欢的专业,那么,强基、综评、高校专项、夏季志愿的提前批,普通批都锁定这所高校,以集中火力的方式攻克自己喜欢的高校。
如果没有明确喜好的高校,那么按自己平时最高水平,再高10~20分的水平选择强基计划的目标高校。因为强基计划是最先录取且只能报一所强基高校,所以没必要求稳求保,尽管冲就是了。而综合评价录取,因为不限定报的数量,建议冲稳保各报一两所钟意的院校。最后根据实际的公布的高考成绩和排名,再确定是否要填综合评价录取的志愿和具体选择哪一所。
高校专项计划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有的限定只能报一所,有的限定报3~5所,有的甚至不加任何限制,对此农村学籍户籍的考生也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优惠的条件,选择目标院校。
从微信小程序“优图智想”上多了解一些相关信息也对填报有所帮助。
总之这些特特殊录取通道虽然是锦上添花,录取数量很有限,但是可以充分利用,和夏季志愿打配合。就算自己不一定真的有意于这些特殊路径,也是可以去先占坑的,迫使竞争对手在夏季志愿的时候选择空间缩小。
,你也可以百度下。

有什么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高校专项报名的策略?

强基计划可以报多所学校吗

从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来看,强基计划只能报1所院校,但可以选择1-5个专业,所以,在院校选择方面,考生需要慎重选择。此外,强基计划分省竞争,高校往年自主招生在本省招生规模数据也可作为重要参考。当然,考生院校定位还要综合考量个人兴趣爱好、地域喜好、高校招生政策等诸多因素。
报名强基计划需要准备什么材料?答:强基计划报名材料可以参考往年自主招生所需9大类材料:
(1)报名申请表(报名系统填写生成);
(2)自荐信/个人陈述;
(3)高中阶段文化课成绩;
(4)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5)高三模拟考试成绩;
(6)推荐信;
(7)高中阶段获奖证书及证明材料;
(8)其他可证明材料;
(9)高校特殊要求提供的材料。
另外,高校综合评价、高校专项报考所需材料基本一致,家长和考生可就目前已有的材料进行整理,有备无患。

有什么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高校专项报名的策略?

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可以同时报吗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可以同时报吗的相关内容。

对于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同时报强基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计划虽然在招生条件及录取方式等方面有些区别,但是三者之间并不冲突,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同时报考。

从校测时间看,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校测在高考出分前进行,强基计划校测在高考出分后进行。且高校专项仅清华、北大等个别高校需要校测,其他高校仅对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核来确定资格名单。

从录取时间看,三者大体上遵循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录取顺序,最终录取情况以各省通知要求为准。

附:强基计划和自主招生政策对比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

拓展: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综合评价:是指在高考录取过程中不以高考分数作为唯一的录取依据,而是将高考、大学面试、高中学考三者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综合评估,来确定考生最终的录取结果。 35教育网

高考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以上就是35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有什么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高校专项报名的策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5教育网:www.35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与“有什么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高校专项报名的策略?”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有冲突吗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有冲突吗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有冲突吗两者报名不冲突,可以同时报考。但强基计划在综合评价之前录取,考生可在校测前权衡选择升学途径。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综合评价会纳入强基计划吗综合评价不会纳入强基计划,虽然两者在时间、流程上有相似之处,但在实行院校、录取依据上是不同的。强基计划确定36所双一流高校进行全国范围的招生,综合评价院校范围较广

2024-11-01 14:29:15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的自荐信怎么写?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的自荐信怎么写?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的自荐信怎么写?教育部为了提供给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更多的机会,推出了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港澳台招生等多元化的招生计划。参与这些计划,自荐信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自荐信虽然在形式上与普通文章相似,但其核心在于指向性与实效性。自荐信的读者群是高校招生老师,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撰写自荐信,在招生过程中脱颖而出,从而更容易被高校接纳。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自荐信写作

2024-11-29 19:31:21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可以一起报吗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可以一起报吗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可以一起报吗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可以一起报。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报名不冲突,符合条件的考生都可以报名,增加升学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强基计划录取批次在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录取的批次之前,报名前需要综合考虑。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综合评价是

2024-11-16 19:53:58
综合评价和强基计划冲突吗
综合评价和强基计划冲突吗

综合评价和强基计划冲突吗1.综合评价和强基计划是两种不同的选拔方式,考生可以同时报名参加,具体是否可以兼报以及兼报的条件,需要参照各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2.综合评价招生旨在选拔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通常不要求竞赛奖项,但有竞赛背景的考生可能会更受青睐。3.参与综合评价招生的高校通常会依据高考成绩、高校组织的考核成绩以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算综合成绩,以此来选拔

2024-11-25 19:17:00
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表怎么填
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表怎么填

强基计划报名表用不用打印报名强基计划,首先可在线填写报名表,途径包括教育部官网及各省份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官网。若在线填写,建议先下载表格,仔细审阅后在电脑上完成填写。选择打印报名表的同学,需先完整填写表格,之后进行打印。记得签上你的名字,并确保学校盖有公章。完成上述步骤后,便可递交报名表。请记住,报名表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准备其他重要文件,如成绩单、证书、推荐信等。准备充分,确保每一

2024-11-04 05:40:54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个性特长怎么写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个性特长怎么写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个性特长怎么写在撰写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个性特长时,考生需遵循四个关键步骤,以全面展现个人特质与目标。首先,介绍个人基本信息,简述自己是谁,有何独特经历,但需注意避免过多涉及家庭背景,以免影响评价公平性。其次,聚焦兴趣与特长。这些兴趣与特长应广泛涵盖科技、文艺、运动等多方面,同时需与申请院校及专业的匹配度高。举例而言,若申请理工类院校或专业,应在个人陈述中着重展现数、

2024-11-03 00:56:57
安徽省强基计划综合评价表怎么填
安徽省强基计划综合评价表怎么填

安徽省强基计划综合评价表怎么填在填写安徽省强基计划综合评价表时,首先需要简单描述自己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年龄、所在学校等,通过这些信息让招生官对你有一个初步了解,同时表达出你的性格特点和成长经历。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家庭情况,只需简要提及即可,避免过多透露个人隐私。在兴趣爱好特长部分,要突出与报考专业和学校相关的内容。例如,如果报考的是理工类院校和专业,可以重点展示你在物理、数学、计算

2024-11-24 18:07:06
高考强基计划会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吗?
高考强基计划会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吗?

高考强基计划会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吗?1.综合素质评价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强基计划有着密切的联系。在2021年的高考中,本市采用的是“两依据一参考”的模式,即依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以及三门等级性考试的成绩来计分,总分为750分。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对考生的录取结果产生影响。2.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是一份详尽的档案,记录了考生的活动参与情况、所获奖项等,它将作为高校录

2024-10-31 16: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