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2024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11-05 12:21:35 | 35教育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21010145隶属于:教育部
2024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35教育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24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2024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自动化专业,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一、招生专业及计划
我校2024年强基计划具体招生专业及相关要求见下表,具体分省招生计划详见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

二、培养特色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英才”的办学宗旨,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国防安全的科研方向,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学科平台,以“人工智能”赋能自动化专业转型升级,瞄准自主无人系统方向,通过对自动化、人工智能、计算机、机械、机器人、通信等多专业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过硬的专业技能、突出的创新能力、多学科交叉优势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自动化技术领域未来领军人才。
1.采用“本科-研究生”紧密衔接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本科大四学年实现“本-研”知识体系的无缝衔接,提高人才培养效率;采用动态进出机制,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加自由灵活的选择;创新多学科交叉“强基”培养模式,加强基础理论的交叉式联合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2.采用小班化模式,独立配备荣誉班导师、学业班导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根据不同学年采用分段化管理模式,创新科教协同育人模式,学生可提前进入导师科研团队,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全面挖掘科研潜力。

3.采用全口径学分转化认定制度,学生除培养方案指定必修课程外,可在全校各专业范围内自由选修课程;可通过创新创业学院认定的科技活动进行学分转化;可在导师指导下选修任意学科研究生课程,并在本科与研究生培养阶段进行双重学分认定;强化学生多学科交叉优势。

4.采用多元化学业导师制,组建由首席导师、授课导师、专属导师、修身导师、创新导师、企业导师组成的多元化学业导师团队,为学生在人生方向、职业规划、学业方案、创新创业、心理健康、工程实践等各方面提供专业的一对一个性化指导。
5.实施“思-专-创-科-产”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有机融合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科研实践与产学合作,构建多维度三全育人平台,打造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6.实施深度国际合作育人模式,依托控制学科“111”创新引智基地与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聘请世界一流师资授课,举办各类国际学术夏令营,组织学生赴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短期学习和交流,为成绩优秀学生提供中长期海外交流项目与博士联合培养项目资助,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跨语种交流能力和跨文化合作意识。
7.打造强基计划“八个一”工程,落实成果导向,让每一名学生确保走过一段“红色之旅”,加入一个兴趣社团,参加一次科技竞赛,完成一个PBL课题,参与一个科研项目,撰写一篇学术论文,出席一次学术会议,体验一次出国交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勤奋认真、勇于竞争、开放合作的正面人生观。

2024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生夏令营2022报名条件

1、全国重点高校飞行器动力工程、能源、先进材料、先进制造等相关专业的2022年本科应届毕业生,2、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总评成绩排名前30%或在学期间相关课程成绩突出,3、对科研工作有浓厚兴趣,并具有较强或潜在的研究能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位于北京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为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W3C组织成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时名北京航空学院,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1959年学校被国家指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8年4月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总占地共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学校下有35个二级学院,有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4个本科专业,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教职工4266人,有全日制在校生37000余人。

2024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35教育网

清华强基“微调”,北大强基“剧变”,竞赛生何去何从?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清华强基“微调”,北大强基“剧变”,竞赛生何去何从?的相关内容。

清华北大终于公布了2021年强基计划招简,清华相比往年有些许调整,北大变化更为“剧烈”。

一、清华稳中有调

清华的小调整主要集中在选考科目要求、笔试科目、入围人数等方面。

1. 选考科目调整,实际影响有限

2020年,清华对于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要求为

理科基础组:物理或化学

通用基础组:不限

而在2021年的招简中,选考科目有了更细致的要求。

理科类选考要求分为三类:物理、物理和化学、物理或化学

文科类选考要求分为两类:历史、不限。

选科看似有很多调整,但预计实际影响有限,近些年清华理科都是数+理化,文科都是数+文史。所以有意向报考清华的考生都会提前准备,对部分组合的同学能报考的专业会有一定影响,整体影响不会很大。

2. “素养考察”,既深又广

学科探究分为文理两类,文科考察人文素养,理科考察科学素养,均是在笔试环节进行的。

“素养考察”意味着考察范围将非常宽泛,不仅横向,也有纵向。因此对于考生的知识广度和宽度会有更高要求,这对于长期学习某科竞赛/钻研某些领域的同学无疑是件好事。

具体能多好,就要看“素养考察题”的分值占比了。

3. 入围人数5→6倍

与北大一样,清华入围人数也是从5倍增长到6倍。但由于清华北大处于顶尖位置,预计这项政策带来的入围名次下降不会很多。

4. 明确各考试环节考察重点

相比于2020年,今年清华在考核部分做了很多扩充,总的来说就是与高考相衔接的能力,在高考成绩中已经体现出来了,校测更看重志向、兴趣、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等。

这对于考生们来说,能让备考工作更有方向。

二、北大“剧变”

北大的调整相比于清华及其他院校,明显“剧烈”得多。相信也打了不少学校、老师、考生及家长一个措手不及。

对于选科调整,入围人数增加,录取部分的表述我们不再赘述,这几个方面与往年基本没变化或者变化很小。

变化极大的是笔试科目,即考试科目统一调整为语文+数学。下面我们从这一点,来探讨此番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1.笔试科目调整背后的两种可能性

前几年高考改革进行之时,大学内已有讨论,也提出了不少问题,比如考生不符合专业基础要求,导致教学进度跟不上、大学补高中基础等。由此可见院系对于学生基础学科能力是有自己要求的,而鉴定考生是不是符合要求的最直接办法,就是笔试。

然而,如今北大强基笔试科目不包含物理、化学,也许有以下两种可能性:

可能性一:

选考科目符合要求、高考分数能够入围,其学科水平必然符合要求,因此无需额外测试其相关学科能力。

举个例子:

考生A和考生B为同省考生,均成功报名了北大强基力学类专业,并入围。如果两人综合成绩和高考成绩均相等,那就要看谁语文数学考得好了。

不过这样的考核方式筛选出来的考生,学院是否接受呢?

可能性二:

理科学院不准备从强基计划中招生

众所周知,清华北大每年都会开设各类活动来提前筛选学生,比如夏令营,金秋营,冬令营,下省招生,举办考试,竞赛复赛决赛招生等等,每年会给出成百上千的约来提前锁定看好的学生。

对于北大来说,其理科学院竞赛生的占比一直很高,尤其是物院化院等,每年大概70%-90%的考生是具有竞赛背景,手握各种认定,最终成功入学北大。纯凭借裸考,没有任何竞赛背景、奖项而入学的考生凤毛麟角。

综上所述,签约的竞赛生是其理科学院的主要生源,而强基时代签的约又分为保送和赋分的,其中赋分的一部分考生又与破格考生有重叠。

最终

保送生各种免试;

破格与赋分的,成绩过了入围线,笔试赋分。

这样一来,似乎考什么科目一点也不重要了。

果真如此的话,提前获得签约就成为了能否入学北大理科院系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很多人以为高三才是比拼的时候,殊不知录取名额早在前几年就分出去了。

至于考试科目的调整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只有北大知道了。

2.清华或成最大赢家

竞赛生,一直是清华北大争抢的对象。

然而此次北大放弃理化考察,改为考察数学语文,无疑开创了另一条道路。

在北大的“神助攻”之下,对于广大未签约,未破格的高水平竞赛生来说,何为最优选择呢?

对于竞赛生来说,理化竞赛知识就是其最大优势。去北大和其他考生拼数学语文,无异于以己之短,搏人之长。

相信不少同学、家长也是这么想的。

清华在强基计划上下了大精力,也投入了巨量资源。对于同学们来说无疑也是一个优选。

总结

今年北大政策的确变动很突然,让不少人都措手不及。同时,北大的变动也给广大竞赛生们指明道路:

或许,今年的清华才是他们的归宿。

以上就是35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2024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5教育网:www.35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与“2024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相关推荐
北航强基计划专业有哪些
北航强基计划专业有哪些

北航强基录取名单北航强基录取名单是崔逸凡、丛建雨、马赫、强基录取是指在高考招生中,对于强化基础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成绩较好的考生给予特殊录取政策的一种方式。1.强基录取政策的背景和目的:强基录取政策的出台是为了鼓励学生重视基础学科的学习和提高基础知识素养。目的是选拔具备扎实基础的学生,为高校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2.强基录取政策的具体条件和标

2024-10-21 23:41:27
2024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2024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1.强基计划36所参与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北京大学招生专业:-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力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基础医学(八年制)北京大学将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更优化的培养模式,对综合素质全面或基础

2024-11-11 11:59:52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 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 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强基计划报名流程强基计划一般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进入报名系统网页,以考生本人信息,登录或注册“学信网”账号。请于4月28日前完成报名。进入报名系统,阅读首页须知后,点击“开始报名”。核对“报名基本信息”页面显示信息。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还需

2024-11-03 10:42:19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强基计划涵盖的专业领域广泛,旨在培养国家未来发展所需的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的拔尖人才。具体专业包括:1.数学专业:专注于纯数学与应用数学,为国家在科技、经济、国防等领域提供强大的数学支持。2.物理专业: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规律,为高新技术发展奠定基础。3.化学专业:探索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对医药、材料、环保等领域至关重要

2024-10-14 22:14:49
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川大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如下:强基计划专业主要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基础医学等基础学科专业招生。1、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强基计划将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培养上,一是单独制定培养方案。2、强基计划是教育

2024-11-10 08:14:44
2023年强基计划哪些学校招哪些专业
2023年强基计划哪些学校招哪些专业

2023年强基计划哪些学校招哪些专业全部强基计划院校名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

2024-12-02 21:01:34
强基计划可以报多所学校吗?高考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在招生?
强基计划可以报多所学校吗?高考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在招生?

强基计划可以报多所学校吗?高考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在招生?一般类平行面学校志愿者的投挡标准是“成绩优先选择,遵循志愿者”,平行志愿投档时,电子计算机先将全部批次线上的未录取考生,分文科和理科按考试成绩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当碰到多位考生考试成绩同样时,先后按语、数、外每科考试成绩从高分数到分低排序,使每一个考生都明确排序部位,再由电子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先后查找其所填报的学校并投挡。

2024-10-30 21:40:48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专业分为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和基础文科类专业。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理科领域有突出特长且有志于从事相关基础研究的学生。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包括: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旨在选拔并培养在基础理科领域有特长,且有志于从事高

2024-10-15 0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