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介绍 > 正文

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2024-11-05 15:57:13 | 35教育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7010423隶属于:教育部
今天35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音乐考研 |中国海洋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及招生简章

中国海洋大学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被列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并于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中国海洋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中国海洋大学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39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800人,具体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及各专业生源情况适当调整。

学习方式与就业方式

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两者均需参加统一考试并执行相同政策和标准。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研究生由定向合同确定就业方向,非定向就业研究生则双向选择就业。

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需符合以下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体检要求,并且具备相应的学历背景。

报名与确认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和确认手续。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则选择工作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初试与复试

初试时间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复试由学校根据国家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和实际情况自主确定,采取差额形式,复试内容包括政治、外语听力及口语、专业笔试及面试等。

体检与录取

体检安排在考生拟录取后进行,体检标准由学校制定。录取工作根据招生计划、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录取的全日制研究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将人事档案转入学校。

奖助体系与修业年限

学校已构建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可申请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专项奖学金等,并享受基本助学金、三助一辅岗位津贴、入学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硕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2-3年。

其他

学校部分专业实行硕博宽口径招生,选拔优秀学生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培养。同时,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自命题科目考试范围以学校公布的考试大纲为准。本简章未尽事宜或与国家文件不符之处,以国家文件为准。

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强基计划上大学后学的是什么

强基计划的招生既有文科专业也有理科专业,理科专业主要是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等,还有医学门类里的基础医学;文科专业主要是文史哲三大类等,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哲学等。
强基计划上大学后可以学哪些专业
强基计划专业有: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生态学等。

1、数学类
专业属于理学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专业大类,其下包含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2个基本专业。另外还有数理基础科学数据计算及应用等2个特设本科专业,数学类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2、物理类专业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固体物理、模拟电路基础、数字与逻辑电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传感器原理、单片机原理等。
3、生物科学类专业
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4、汉语言文学类专业

培养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较宽阔的文化视野、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能够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强基计划选择什么专业比较好
如果你想说哪个强基计划专业受欢迎,主要取决于你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即使一些专业毕业后在社会上很受欢迎,但如果他们不感兴趣,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动力学好,因此毕业后也不会有竞争力。教师可以考虑以下两类专业:
(1) 数学专业:参加强基计划的数学专业主要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类,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它是信息和计算数学的基础学科数理基础科学它属于跨学科。该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集中在高端芯片和软件、智能技术、国家安全和先进制造等领域。未来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岗位,如精算师、银行、证券业、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等。
(2) 物理专业:强基计划物理类专业主要地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两个专业,专注于高端芯片和软件、智能技术、国家安全、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就业有好处。

35教育网

以上就是35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5教育网:www.35shipi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强基计划
与“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相关推荐
2024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2024中国海洋大学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中国海洋大学2022强基计划报名时间什么时间报名2022年中国海洋大学继续进行强基计划招生,报名时间为2022年4月7日至28日。符合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有强烈的生物科学专业兴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符合专业招生体检要求,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中国海洋大学2022强基计划报名时间(一)报名时间和

2024-04-08 20:53:11
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2024年同等学力硕士招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同等学力硕士招生简章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享有盛誉。经过多年建设,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已成为中国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科在教育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前茅,并于2

2024-11-05 15:42:34
中国海洋大学往年招生计划情况
中国海洋大学往年招生计划情况

23中国海洋大学在北京招生计划招生省份招生年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学费学制北京2023综合本科批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360000/-北京2023综合本科批电子信息类(6600元,含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36600/-北京2023综合本科批水产养殖学26600/-北京2023综合本科批海洋科学26600/-北京2023综合本科批大气科学266

2024-11-05 15:45: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类(含化学)、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力学类(含理论与应用力学)、核工程类(含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物理)、地球物理学等专业,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一、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我校2024年强基计

2024-11-05 15:55:19
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中山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2024年中山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学费一览表中山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繁多,热门专业包括MPA、MBA、金融专硕(MF)、MPAcc、EMBA、电子与信息、环境工程、药学(M.Pharm)、法律(非法学)等,学制一般在2-3年,学费大致区间为7.5万-51.8万。专业与学费详情如下:1、法律(非法学)硕士:3年学制,学费12万,大专及以上学历可就读,可获学历及硕士学位。

2024-11-05 15:59:50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中南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2024年中南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学制学费详解!2024年中南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涵盖多个领域,具体包括:高级工商管理(EMBA)、工程管理、法律、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等。专业选择多样,满足不同领域学习需求。学制学费方面,2024年中南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学制为2-3年,学费区间在12.00万至9.00万之间。不同专业的学制和学费可能有所差异,详情需参照具体报名指南。对

2024-11-05 15:59:17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艺术本科专业(美术类)招生简章一、招生专业1.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构建艺术、科技、人文交叉视阈下视觉、品牌与社会一体三面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品牌形象、游戏设计、信息交互设计、非遗活化、社会叙事、协同创新设计等课题与课程板块,通过AI智媒、数智娱乐进行设计赋能,运用品牌形象、场景营造、设计叙事“讲好中国故事”,通过“社会设计”解

2024-11-05 15:52:19
中央民族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中央民族大学强基计划招生情况

2024年中央民族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哪些2024年中央民族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有历史学、哲学等专业,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一、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我校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历史学、哲学。面向北京、天津、山东、浙江、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四川、陕西省份开展招生。在非高考改革省份,招生计划投放在文史类;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选考科目不限(“

2024-11-05 15: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