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0 10:28:37 | 35教育网
云南省2024年高考加分政策如下:
“烈士子女”、“回族”、“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考生报考普通高校的,可在其高考文化课总分基础上增加20分提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回族考生”以户籍为准,凡有民族成分变更轨迹的,以当地宗教局审核结果为准,自治区民委负责抽查复审;“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以立功证书原件和立功所在单位审批机关出具的证明原件为审核依据。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的,只能取最高一项分值,所有加分项目分值不得累加。
少数民族加分的原因:
1、我们都知道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偏僻、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其教育资源与普通地区的教育资源相比较为落后。正是因为无法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所以为了公平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可以从一方面来体现民族之间的平等,加强民族团结。
2、少数民族大多地区经济都很落后,很多孩子都无法上学,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的考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最后缩小民族之间的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差距。
不过,随着共同富裕的理想不断迈进,国家的扶贫计划的施行,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整体已经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也开始在城市生活并进行学习,为了实现高考公平,部分省份也陆续公布了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分值减少、取消等规定。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2024介绍如下:
广西高考加分政策2024年将继续执行,具体政策如下:
1. 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和警察子女加20分。
2. 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
3. 归侨、归侨子女和台湾籍考生加5分。
4. 农村特困家庭考生加10分。
5. 独生子女家庭考生加5分。
6. 优秀运动员、艺术特长生、高水平体育队和高水平艺术团成员加10分。
7. 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加10分。
8. 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全国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等科技类比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加10分。
9. 参加全国性文艺比赛、全国性体育比赛、全国性英语演讲比赛等文化类比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加10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加分政策不重复计算,只取最高分值加分。同时,考生必须符合相应条件才能享受加分政策,否则将取消加分资格。此外,加分政策仅适用于普通本科批次录取,对于高职高专批次录取不适用。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哪些省取消了民族加分?的相关内容。
之前,福建省教育厅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福建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的文章,文章明确表示将在2026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福建省本次高考加分政策调整主要有两方面: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考生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分分值从2021年起从10分调整为5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从2021年起从10分调整为5分,加分对象调整为全省19个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等少数民族考生。其中2021年至2023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可面向所有高校投档时使用;2024年至2025年,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仅面向省属高校投档时使用。
同时,该文件还规定,2026年起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多地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进行调整规范
除福建外,多地已经宣布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2020年9月,安徽发布高考加分政策调整:自2022年起,取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其中便包括取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
侨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即全国性加分项目“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以外的“侨眷和港澳同胞及其眷属”。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2020、2021年符合两项地方性加分项目条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资格,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安徽省省属高校招生。
2019年12月17日,江西省印发《江西省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的实施方案》,其中规定,对经省政府批准的民族乡(贵溪市樟坪畲族乡等8个民族乡)和按法定程序批准且经省有关部门向社会公示的民族村(铅山县陈坊乡长寿畲族村等82个民族村),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实行3年过渡期,即2020-2022年过渡期内加5分不变,自2023年开始不再加分。
2020年1月,辽宁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辽宁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方案》,也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在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方面,喀左、阜新、新宾、清原、凤城、岫岩、宽甸、北镇、本溪、桓仁县的少数民族考生,从2023年高考起,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4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从2026年高考起,取消该项高考加分政策。
天津市则将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照顾调整为优先录取。据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消息,自2023年高考起,“少数民族考生报考天津市属高校时增加5分投档”的政策调整为“在本市所属高校录取时,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官方网站消息,山东高考在2017年起就已经取消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
此外,湖南、广西、海南、贵州等多个省份也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进行进一步规范,缩减加分分值或实行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重认定。
例如,湖南要求,自2023年高考起,对考生申请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资格条件实行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重认定(“三统一”),即具有湖南省同一县(市、区)高中阶段3年完整户籍、学籍且连续3年实际就读的考生,方可按相关政策规定享受少数民族加分,不符合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统一”要求的考生,不享受该加分政策。
在山东和安徽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后,有关部门的解读是:在山东、安徽等省,没有民族自治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一般为民族村、民族乡,且数量不多。统计数据显示,山东省只有5个民族乡镇,365个民族村居;安徽省也只有10个民族乡(农场),135个民族村。即便是民族乡、民族村,少数民族人口整体占比并不高,有的民族乡、民族村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还不到30%。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首先,对少数民族考生给予高考加分照顾,主要目的是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及对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区域给予适当补偿,促进社会公平。但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近年来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孩子也能接受到一样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少数民族与汉族高中生在同一所高中或者一个班级读书,仅仅因为民族不同,就享受高考加分政策,这样显然不公平的,不合理的,高考的公平也受到了伤害,也对汉族学生造成了逆向的歧视。
其次,高考加分的最终目的还是培养人才,通过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然后通过人才来反哺经济。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高考加分,最开始是因为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现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政策支持,发展特色旅游、特色经济等,已经摆脱了贫困的状态。也就是说,并非所有贫困地区都是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并不一定是贫困地区,所以这种加分政策势必需要进行改变。
再次,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本身就有漏洞,给了很多人钻加分制度的空子的空间。比如小升的一个同学,父母都是汉族,但通过一系列操作,将自己的民族成分改成了少数民族,通过高考加分考上了一所很不错的学校,羡煞一众同学。 35教育网
网上流传的一个贵州省2018年高考加分情况表显示,2018年贵州高考前20名中,少数民族占据了15名,而且他们就读的学校,也并不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学校。这也就是说,当年清北两校在贵州招生的大部分名额,将可能被这些享受着优质教育资源的少数民族学生把持,对于汉族学生来说,造成了反向的不公平。
写在最后
未来,在教育资源大体相同的时候逐步减少加分,甚至取消少数民族加分,才是新的教育公平。
其实现在教育的不同和差异,更多在于农村地区和城市学生受到的教育,在于父辈阶层不同导致所接受到的不同教育水平。
教育公平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重道远,而且本身是没有绝对公平可言的。
提高社会流动性、解决社会不公平的途径之一——改善教育计划的可实施性、质量水平以及覆盖范围,促进教育和终身学习。
提升乡村教育水平,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才是努力的方向。
以上,就是35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哪些省取消了民族加分?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5教育网:www.35shipin.com安顺一中简介,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安顺知府瞿鸿锡奉清廷“废科举,办学堂”的上谕,就凤仪书院(现市二小校址)建立“安顺府官立中学堂”、“官立两等小学堂”,在学政试院(现市一中校址)设分校,未及一年中学堂停办。1910年(宣统二年),知府瞿鸿锡令劝学所总董黄元操筹备续办中学事宜,在学政试院筹建“安顺八属中学堂”,9月22日筹办处成立,黄元操任处长主持工作。后因辛亥革命社会动荡,筹办事宜
高考加分取消了哪些明确取消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分别是:1、体育特长生。2、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3、科技类竞赛。4、省级优秀学生。5、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与此同时,教育部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调整部分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1.归侨、华侨子女、归
软科2024年排行榜最新软科2024年排行榜最新:暂无相关数据。1.软科排行榜简介:软科是一家专注于教育与职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每年发布各类排行榜评选结果,包括大学排名、学科排名、专业排名等。但由于时间限制,目前还没有2024年最新的软科排行榜数据。2.大学排行榜:软科大学排行榜是衡量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参考,通常从学校的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科
贵州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2022贵州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如下:其中,烈士子女考生,加2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加20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加1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5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按“逐步减少加分分值、精准确定加分区域、分阶段分步实施
2017年高考都有哪些省份取消三本了?有以下省份: 内蒙古、天津、北京、辽宁、福建、广西、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河北、河南、贵州、重庆,山西、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海南、山东、西藏。上海市还率先从2016年起,在高考录取中取消一本、二本的划分,所有本科院校平等竞争,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取消本科录取批次的省市。2016年广东高考招生录取将合并二本的a线和b线,合并后会适
2017云南少数民族高考加了多少分?云南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如下:1,农村独生子女考生可加分15分。2,世居云南省边疆以及执行边疆政策县的25种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汉族考生加20分(指土生土长或随父母到边疆,户籍、上学逆推连续十年以上,现仍在边疆的考生)上述考生,高中阶段在内地上学的相对减少10分。3,世居云南省19种少数民族考生可加10分。4,世居云南省农村
高考取消加分项目有哪些明确取消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分别是:1、体育特长生。2、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3、科技类竞赛。4、省级优秀学生。5、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与此同时,教育部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调整部分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1.归侨、华侨子女
甘肃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如下:自2023年起执行新的加分政策和条件,即“两州五县”考生在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的基础上,须具有实施加分政策区域内连续三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考生户籍所在地连续三年以上户籍,考生本人须具有户籍所在地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我省非“两州五县”的民族乡(镇)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逐步列为地方性加分项目。自
2024-12-16 11:59:34
2024-11-19 17:41:09
2024-04-30 04:57:09
2025-02-15 00:43:49
2024-04-25 17:36:35
2024-11-26 02: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