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 10:50:52 | 35教育网
2022年户籍全面取消限制
2022年户籍全面取消限制,我国户口性质主要有两种,而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新政策的实施,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以下分享2022年户籍全面取消限制?
一、 2022两会 户籍制度改革最新消息
2022年全国两会 并未提及户籍制度改革的消息。因为在2014年的时候,国家就公布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就提出,到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的改革制度。
而截止到目前,全国31个省份已经取消了农业户口,改为居民户口。从此,农业户口也将退出历史舞台,这意味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差别待遇将逐渐消除。下面土流我带来2022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有关户籍制度改革的提案如下:
1、通州和北三县探索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
在2022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将提交“关于加快构建跨行政区域一体化制度体系,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 高质量发展 示范区建设的提案”。第二条就提到“探索与考虑通州区与北三县先行试点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这对于河北省廊坊市的三河市、 大厂回族自治县 、香河县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若一旦实施同城化,意味着北三县的初中生可以报考通州区的高中。因为,众所周知,高考不仅跟学籍有关,更跟“户口直接挂钩”,你只有“北京学籍”,没有“北京户口”,根本不可能参加北京高考。
2、建议用 身份证 制度代替户籍制度改革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说到:户籍制度和农村集体所有制是紧密连在一起的,要用身份证制度来代替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可以在农村、在其他城市,但是在某一个城市就业和生活了一定时间以后,政府发给你一个当地的身份证。
之后就可以根据身份证来划分城市和乡村人口,以城市住址来登记身份证。如果一个人住址登记在城市,就是城市人口,可以享受当地城市的待遇,同时农村户籍保留不变。
二、2022年户籍全面取消限制是真的吗?
2022年并没有全面取消户籍限制。就比如你在上海工作上班,但户籍是长沙的,只能通过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 风险投资 管理运营人才、企业家等方式进行落户,若没有落户的,买房和小孩读书也是有困难的。就拿小孩读书来说,可能只能就读私立学校,而高考肯定也是需要回原籍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对户籍全面取消限制呼吁度这么高的原因。
总得来说,2022两会户籍制度改革最新消息是有委员建议探索北京通州区和北三县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提议,而2022户籍全面取消限制也不大可能,肯定是要有差异化的。
2022年户籍全面取消限制 4月13日,国家 发改委 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文件提到要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解决住房问题、加快都市圈建立发展等,其中不少信号与楼市和城市发展息息相关。
户口制度不是取消。而是城乡统一。
一、城乡户口统一, 再无城里人和农村人区别。
《意见》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 35教育网
《意见》中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这意味着将不再区分农村娃与城市娃,标志着城里人和农村人身份上的统一,打破了几十年来城乡分割的户籍壁垒,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
公安部 副部长 黄明 表示,户口登记制度统一后,将不再以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为依据区分农村人与城里人,改为根据居住地的不同来区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根据从事的职业区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
取消户口城乡分割,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这对于我们消除城乡歧视、城乡二元分割起到一个制度上的釜底抽薪的奠定性作用。它从根上会影响人们对生活的长远安排和预期,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消费行为。
此外,今后把这种城乡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内部能够整个盘活起来,实际上空间、社会中都需要有这样一种流动来带动整个社会的活力,通过这种活力的增加,给大家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大家提升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二、实行 居住证 制度,分层级享受不同公共服务。
《意见》指出: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对于居住证制度设计的目的,建立居住证制度,是一个过渡性的制度安排,主要是为了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解决那些已经在 城镇就业 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这是个‘分层级享受不同公共服务’的设计,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的生活提供上升的空间。农村转移劳动力在不同的年龄段有对公共服务不同的需求,随着他们持有居住证时间的加长,居住证能享受的公共服务也在增加。
居住证与公共服务相挂钩,而居住证相对于户口则更容易取得,只需要在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即可申请。居住证是外地居民、农村居民合法平稳转变为本地人、城镇人的制度阶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未全面实现前,推行居住证制度,至少是能对部分资源和服务给予法律保障。
三、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保障福利落到实处。
《意见》指出:将建设和完善覆盖全国人口、以 公民身份号码 为唯一标识、以人口基础信息为基准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这一整套制度建立起来,至少有两个突出的好处:
1、作为政府,掌握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信息,可以使他在时间、空间、对象、数量、结构、质量都能够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实施管理和服务。
2、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其实这一整套的制度,去登记也好,在信息库里面把信息录入进去,这是非常好的。“人口信息管理这一整套,就把我们说的怎么样保障大家进城享受到的那些东西能够落到实处,否则就是一个空的。”
四、2020年,一亿左右农业人口实现“市民梦”。
《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1亿左右人口落户城镇是此次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目的在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真正实现“市民梦”,融入城市社会,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
这项改革的根本好处是劳动力可以较少受户籍限制,更加自由流动。如 流动人口 可以实现较为充分的就业,其结果将是推动他们更加大量地创造社会财富。预计新政落实后,对经济平稳增长极为有利,至少能再帮助我国经济的增长延续20年以上。
针对农民落户城镇后福利变化的问题,《意见》专门指出,现阶段不得以退出 土地承包经营权 、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此次户籍制度改革是建立一个平台,让农村居民自己有一个很好的选择。也不是说户籍开放一定是农民觉得城市好,现在反过来了,好多城市里的人还觉得农村好。
五、积分落户制, 特大城市 户口不一定更好拿。
《意见》指出: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分值。
北上广等特大城市一直是“一户难求”,如何才能落户是公众关注焦点。此次《意见》明确提出特大城市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虽然北京已经明确要推行积分落户制度,但并不代表落户北京将会变得容易。
意见中在谈到积分落户制度时,还有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一限定,而目前包括北京在内的'特大城市可承载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将会是积分落户政策的重要导向。
建立落户积分制的城市,落户的条件、过程透明了,公众办理的难度降低了,但实际落户可能性也许反而降低了。因为真正完全透明的制度建立之后,管理者难于暗箱操作,托人讲情甚至行贿等办法就不好用了。
虽然落户北上广不一定更容易,“通过放开,给大家提供一种机会和条件,具备什么样的资格和符合什么样的条件就可以进城落户,这样就使得我们在进城发展机会上增加了更多的通道、更多的机会。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讲,把中国社会流动人口不畅通的管道拓宽,从单行道把它拓成双向两车道、双向四车道,甚至有没有可能双向八车道,慢慢地扩大。”
户口的作用:
1、户口是国家确认并依法保护被登记者合法权益的标志,它所提供的法定证明和信息服务,是公民正常活动与交往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
2、户口是与社区、住户、人口相关的市镇管理和其他行政管理的必备基础,其对身份、权利能力和责任能力等的认定和对管辖权划分的支撑,更是所有国家各项司法活动的必备基础;
3、户口可以证明个人身份;户口,是指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身份证明;
4、户口既以普遍登记对被登记人形成“被注视”的心理压力,从而可能有利于维护公共安全,还以人身辨认、核实查证、时空管控、促进邻里关系、组织居民自治自卫等多种方式有力支撑各项公共事业、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工作;
5、户口可以给人带来归属感。
一纸户口不仅区分了本地人和外地人,更牵涉到了住房、教育、就业、医疗等社会福利;户籍准入条件的放松,不仅让漂泊在外的人有了归属感,更增加了我们的获得感;户口本是我国公民的重要证件,登记了住户人员的姓名、住址、籍贯、身份证、婚姻状况等信息,是证明公民身份状况及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系法律效力;
我们在办理新入人员的户口登记、婚姻登记、入学、办理公证事务、购房、办理申请出境手续、办理个体营业执照、办理个人信贷事务、领取社会救济等会用到户口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六条 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
非京籍考生可在北京报考普通高中
第一类非京籍考生可以报考普通高中包括:
1、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知青管理部门开具“原北京 下乡知青 子女”身份证明的考生
2、有区教委开具“ 台胞 子女就读批准书”的考生,
3、有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开具 介绍信 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批准函”的人员子女证明的考生
4、有解放军相关政治部门开具证明的随军子女考生,
5、有“ 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的人员子女考生,
6、有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开具的父母一方为北京市正式常住户籍证明的考生
7、有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开具的“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职工子女身份证明”的非农业户籍考生。
第二类非京籍考生可以报考普通职高和高中:
1、有首钢矿业公司开具的职工子女证明的河北省户籍考生,可报名并报考从 石景山区 招生的普通高中和首钢高级技工学校。
2、有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北京分公司开具的“化六建北京分公司子女身份证明”的非本市户籍考生,也可报名并报考通州区普通高中及其他规定可以报考的学校。
扩展资料
北京市外来 进城务工人员 随迁子女可以报名并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条件:
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 北京市居住证 、居住登记卡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的住所;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3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 社会保险 (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已满3年(不含补缴);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初中3年学习年限。
高级
中等学校
在校学生(含休学生)不得报名。
参考资料来源
新华网-北京九类非京籍考生可在京中考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廊坊有房子没户口能参加中考和高考吗的相关内容。
廊坊属于河北省,所以异地高考政策由河北省规定父母一方为北京户口的外籍孩子是否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我现在高二了户口是外地的外地户籍孩子可能在京借读中学中考报考都有限制,这父母更要提前咨询学校或北京教委相关部门确认清楚了是否有资格在京中考上普通高中异地高考也没完全放开,有苛刻条件,符合要求的外地孩子可以考但好像也只能报高职(自己百度2017年北京高考外地户籍学生在京报考条件的新闻看具体内容介绍)以上仅供参考外地孩子能在北京上高中吗
外地户口孩子能在北京高考吗?北京集体户口孩子不能在北京高考。北京集体户口,孩子不能在北京高考。只有北京工作居住证不行。需要满足连续五年社保等条件。高考条件一般来说,考生的父母要符合工作、社保、稳定住所、连续居住等条件,考生本人要符合连续学籍条件,考生才可以参加异地高考。但是异地高考往往受很多限制,比如北京市不允许外地户口的考生报考本科,只能报考专科,因此就不适合成绩好的考生
外地孩子可以在上海中考高考吗完全可以的。各区的政策会有所不同,不过基本上按以下规则安排入学:(1-3按先后顺序对口入学)1、本区内住宅房产或本区公房租赁+本区户籍。2、本区内住宅房产+本市户籍。3、本区内经适房或廉租房+本市户籍。(4-7按先后顺序视招生情况统筹安排)4、本市户籍。5、本区住宅房产。6、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有效期内。(按
孩子是北京户口,一直在外地上学,能在京参加高考吗?可以的。北京"异地高考"需要五证,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2016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扩展资料:普通高考的阅卷是实施网上阅卷的方法,
外地子女在上海参加中高考的条件外地子女在上海参加中高考的条件分为以下几点:1.父母双方需持有上海居住证,并且积分达到120分,已通过积分申请并拿到积分通知单。2.父母一方需在孩子参加中考前,持有上海居住证满3年,且孩子在上海完成初中学业。3.想要在上海参加高考的外省市户籍考生,需具有完整的初中学籍和高中学籍,且在上海完成高中学业。4.对考生的年龄有严格要求,未满16周岁的考生
孩子是外地户口,继父是北京户口,孩子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吗?孩子是外地户囗,不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你可以把孩子户囗迁入北京的继父家里,把孩子户囗变成北京户囗,这样就可以在北京参加高考。你需要到孩子继父家附近的派出所办理进京户囗的手续,再把孩子的户囗迁入北京。外籍户口能在北京参加高考么?如果能,有什么必要的条件?如果你是2013年的高考考生,就不要想在北京高考了,做好回户籍地高考的准备
请问外籍户口在读学生是否可以参加就读学校中考和高考?各地规定不一,以上海为例:2014年8类符合本市中招报名条件的非本市户籍学生为:(1)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至2014年4月30日仍在有效期内)人员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人员的子女,为应届初三学生或18周岁以下本市往届初中毕业生;(2)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至2014年4月30日仍在有效期内)人员的子女,为本市应届初
学籍在北京户籍在河北在哪高考对于学籍在北京、户籍在河北的学生,高考地点选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中国教育部的规定,高考报名一般按照户籍所在地进行。因此,如果学籍在北京、户籍在河北,理论上应该在户籍所在地的河北省参加高考。然而,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一些地区可能会有特殊的高考政策,例如一些地方可能允许学籍和户籍不在同一省的学生在学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此外,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家庭原因、学校原因或
2024-12-16 11:59:34
2024-12-06 19:14:49
2025-02-01 08:10:23
2025-01-15 05:44:21
2025-02-15 00:43:49
2024-04-30 04:57:09